孙锟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儿科学术大会主席
各位同道、专家、各位朋友:
2025年10月24至26日,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儿科学术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举行,具有“海上花园”的美誉的厦门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美丽的厦门岛正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各地的儿科工作者!
2025年,是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儿科学分会成立88周年。
88年来,一代又一代儿科工作者的不懈求索,创新发展,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已成为中国儿科专业水平最高、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团体。
2024年11月,儿科学分会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儿科学分会第十九届委员会。分会所属的青年学组、专业学组进行了成员的调整,每个学组根据各自的专业发展,组成了专病研究协作组,为今后开展专病研究科学工作做好了人才储备。儿科专业领域的很多青年才俊加入到儿科学分会各级组织。调整后的30个专业学组中,50岁及以下的学组成员占比82.4 %,全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组成员更加年轻化,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88年来,中国的儿科医学事业,伴随着我们所处于祖国伟大的变革发展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进步与成长。历史要求中国的儿科工作者,紧紧抓住学科发展的良好机遇,认真思考如何有效融合国内外、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科学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有利于儿科专业发展的力量,坚持创新,建立有效的发展体系,去推动现代儿科医学发展,为中国的3亿儿童提供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全面的优质服务。
88年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将儿科事业的进步融入国家的发展建设中,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大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始终将学术推广、科学知识普及、基层医师培养为己任,充分发挥国家级医学社团的权威作用,搭建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了推动基层儿科发展,今年在湖北十堰、辽宁本溪,举办了中国儿科医师学术交流和青年医师西部行。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培训交流,促进了新观念、新技术的普及。
我国儿科医学专业与国际的交流密切,深度及广度日益扩大,中国儿科医学专业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重要学术交流舞台,中国儿科医学专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层级儿科和相关顶级学术期刊。
党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对儿童健康领域的一惯性的政策指导及持续性投入、今后三年是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将制定的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做到大病不出省,常见病不出区县,小病在社区卫生机构。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恪守“一切为了儿童健康”初心。
2025年,全国的儿科医生,在科研、医疗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筹建国内首家胎儿医院,让新生儿健康不再“开盲盒”、儿童罕见病诊疗提供“中国方案”、儿童神经病治疗领域构建“一站式”脑健康服务体系、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个体化治疗新突破、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准治疗具有新的进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筛查与诊疗方案优化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立项、揭秘儿童肾病综合征背后的新机制发现关键自身抗体、在儿童保健发育、器官移植、孕产儿协同治疗、心血管疾病早期饮食干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儿童肾移植领域内、外科联合攻关取得高成功率、风湿性疾病易感基因的发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省市、各地区的儿科医疗水平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建立三级儿科医疗网络、培养提高儿科工作者的保健、诊断、治疗的救治管理的综合水平,依然任重道远,并且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儿科工作者的长期的重要课题。
在中华医学会党委、理事会和学术会务部的坚强领导下,本次大会收到代表投稿量达到19583篇。大会注册参会人数突破一万人。将在35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学术交流,内容涵盖儿科领域全方位(国际、国内)的最新进展及热点,主讲人为国内外儿科各领域的知名专家。是名副其实的学术盛会。
作为中国儿科最高学术交流大会,引领着全国儿科学术交流的导向,具有强烈的的示范作用。推动儿科学术交流,成为国内儿科医师交流学习和中国儿科持续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展现自我的平台。我相信,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融合与创新,取长补短、定会极大地推动着中国儿科医学的持续发展。
作为本次儿科学术大会主席,有幸参与了儿科学分会的发展与成长,有幸与各位儿科界同仁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奋斗,我深感荣幸。
在此,我谨代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九届委员会,热烈邀请各位同仁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儿科学术大会,希望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研讨话题、互相学习、畅叙友情、共同进步。
衷心欢迎各位的到来,衷心期待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儿科学术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主任委员:孙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025年9月